陕西“十四五”节能减排:深入推进地热能规模化应用

发布日期:2023-02-10浏览次数:4716

2月8日,陕西省政府官方网站发布消息,《陕西省“十四五”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正式印发。为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,《实施方案》明确了十项重点任务,并要求从八方面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政策机制。

《实施方案》提出十项重点任务:实施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;着力提升工业园区节能环保水平;统筹推进城镇绿色节能改造;系统推进交通物流节能减排;深入开展农业农村节能减排;全面开展公共机构能效提升;协同推进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;加快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;扎实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;持续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。

深入推进地热能规模化应用

《实施方案》要求,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,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,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。开展城镇更新行动,持续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。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,深入推进太阳能、地热能、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城乡建筑领域的规模化应用,推动“光储直柔”建筑试点示范。

《实施方案》提出,大力推进关中地区中深层地热能供热、浅层供热制冷。加快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,加快工业余热供暖规模化发展。实施绿色高效制冷行动,在公共机构、大型公共建筑、地铁、机场、数据中心、冷链物流园区等重点区域实施节能改造,大幅提升制冷系统能效水平。到2025年,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,城镇清洁取暖比例和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。

推进公共机构终端用能电气化

全面开展公共机构能效提升。全面推动绿色机关建设,加快推进公共机构既有建筑围护结构、供热、制冷、照明等设施设备节能改造,积极采用能源费用托管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。推广利用太阳能、地热能、生物质能等能源和热泵技术,满足建筑采暖和生活热水需求,开展太阳能供暖试点。推进公共机构终端用能电气化,减少化石能源使用。

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和清洁生产,优化园区产业布局,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,推广能源互联岛新模式,支持建设集中供气供热、余压余热利用、能量梯级利用、水资源循环利用、废气废液废渣资源化利用重点项目。加大落后燃煤锅炉和燃煤小热电退出力度,推动以工业余热、电厂余热、清洁能源等替代煤炭供热(蒸汽)。到2025年,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%,完成国家“十四五”汾渭平原煤炭消费量控制目标。

八大方面完善节能减排政策机制

《实施方案》从八个方面健全政策机制。一是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。二是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。三是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。四是建立健全法规和标准体系。五是持续完善经济政策。六是大力培育市场化机制。七是加强统计监测能力建设。八是壮大节能减排人才队伍。

在持续完善经济政策方面,《实施方案》要求,各级财政加大节能减排支持力度,统筹安排相关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,研究对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等级的市(区)给予奖励。落实好国家规范和取消低效化石能源补贴的政策。

《实施方案》提出,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,大力发展绿色信贷,支持重点行业领域节能减排,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,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绿色贷款财政贴息、奖补、风险补偿、信用担保等配套支持政策。支持西咸新区开展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。深化供热体制改革,完善城镇供热价格机制。

400-618-5015
全国客服服务热线

关注官方微信
商务平台Android版
商务平台IOS版